在大亞灣西部“塘橫-塘布”片區將布局約10平方公里的大亞灣深港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核心區,產業園將采取“一園多區”的布局模式……《大亞灣深港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戰略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在大亞灣區管委會門戶網站進行了公示。市民如對《規劃》內容有意見建議,可于12月10日前,通過來信、來電和來訪等形式反映。
著重在人工智能應用端方面發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將成為驅動全球新一輪經濟增長和創新發展的主導力量。
近年來,大亞灣將發展科技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積極引進研發孵化項目,再到加速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大亞灣科技創新體系正在逐步完善,為全區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目前大亞灣已集聚了一批孵化平臺、科研工作站、政產學研平臺、高校研究院和創新型龍頭企業。
面對壓力,大亞灣深港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也應運而生。根據《規劃》,該產業園將結合大亞灣區在電子信息、先進制造、石化產業方面的優勢,著重在人工智能應用端上發力,協同配套廣州、深圳、香港等龍頭城市,實現灣區內各產業在不同環節和不同領域的協調差異發展,形成高效協同的人工智能創新網絡。
根據《規劃》,大亞灣深港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將打造成惠港深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平臺、大灣區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與產業加速基地、惠州智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先導區以及大亞灣產業新動能培育基地。
到2025年成為大灣區規劃的重點產業合作平臺
基于園區戰略定位及目標產業,大亞灣深港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將結合人工智能產業特點及配套需求,以創新應用及轉化功能為重點,拓展運營管理、創新研發、產業服務、人才服務等功能,打造“四基地兩平臺”,構建鏈條完善、配套全面的大亞灣深港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功能體系,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良好生態。
根據《規劃》,到2022年,大亞灣深港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園將打造成為惠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項目。園區初期開發(建設用地開發面積約80公頃)基本完成,引入1~2家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初步建成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集聚一批創新成果在大亞灣區產業化,并申報省級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園區,初步形成以智能產品和智慧服務為發展特色的產業鏈生態體系,成為惠州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力爭作為重點產業載體助力惠州爭創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到2025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重點產業合作平臺。園區中期開發(建設用地開發面積約360公頃)基本完成,引入3~4家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及其上下游配套企業,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集聚一批國內高端人工智能創新人才及團隊,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應用創新成果,基本形成與深港等地創新協同格局,成為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示范基地。
到2030年,成為粵港兩地產業合作和創新發展的標桿園區。園區開發全部完成(建設用地開發面積約610公頃),引入5~6家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帶動、中型企業支撐、小微企業賦能”的企業生態,建成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人工智能產業園區,形成基礎堅實、創新活躍、開放協作、鏈條完備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人工智能研發及應用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