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垃圾”污泥變成燃料,可以為人類供電供暖——在錢塘江的一隅,蕭山圍墾的十五工段,蕭山環境集團下屬杭州藍成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的先進技術,正讓污泥變廢為寶,成為再生能源,顛覆人們過往的認知。
59畝地孕育著巨大的產能——每天可處理污泥4000噸,日均發電量約1.9億度
在藍成環保門口,該污泥焚燒發電廠——波浪形的建筑外觀,黃色的外墻高高聳立,機械設備都被隱藏在主廠房之內,一改過去工業化廠房的呆板形象。占地面積僅僅59畝,但是孕育著巨大的產能,每天可處理污泥4000噸,日均發電量約1.9億度,除工廠自用25%外,其余全部并入國家電網?!斑@真正實現了泥像煤一樣變身為能源?!?span>
目前,藍成環保擁有一套4000噸/日(含水率80%)的污泥深度脫水系統、3條600噸/日(含水率48%污泥)循環流化床污泥焚燒生產線。
在5000平方米的污泥儲倉內,儲存著近2萬噸的污泥,這些污泥垃圾可供藍成環保10余天的生產所需?!拔鬯畯S含水率80%的污泥,可以直接泵送到污泥儲罐,經過藥劑調理后,泵送至板框壓濾機深度脫水,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只有50%左右。之后,這些泥由破碎機破碎成小顆粒,這個階段再脫去大量水分,讓污泥變得干燥些,利于燃燒?!惫S工人介紹,隨后污泥由皮帶機送至溫度850℃以上的焚燒爐內充分燃燒,再通過煙氣處理系統去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廢氣——通過三道“脫硫”、三道“除塵”、兩道“脫氮”等技術措施,排放出來的煙氣甚至已經達到了歐盟排放標準。而燃燒后的剩余灰渣泵送到儲罐,固體廢物也已順利通過相關檢測機構檢測。
另外,該廠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復雜的污泥進料系統、焚燒系統和煙氣處理系統的一系列操作,都是通過機械完成的。廠區的中控室里,爐膛溫度、汽輪發電機機、靜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等設備的數據都一一顯示。
污泥主要來自污水處理廠,未經處理的污泥含有重金屬、容易滋生細菌,處理不當還會污染水體和大氣。
早在十多年前,蕭山環境集團就與國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發污泥深度脫水技術,使得脫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50%,目前,這項技術在行業內領先。脫完水的污泥就和煤餅一樣,可以固化成塊狀。深度脫水后的干泥可產生3兆焦/噸的熱能,是一種低熱值的燃料。因為熱值偏低,為了讓污泥能夠充分穩定燃燒,需要添加煤。藍成環保不斷研發,對國內外成熟的技術加以吸收改造,形成了現在的這套技術。該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可直接燃燒污泥,所需輔助燃料煤只需要10%—15%,污泥占總入爐量這么高比例的項目國內還無先例。
據了解,如今,藍成環保的技術開了國內多項先河,項目總投資為4.7億元,不僅整體的運行成本明顯低于國內外污泥全過程處置價格,而且各項排放指標均達到歐盟現行垃圾焚燒排放標準。
據悉,蕭山環境集團還計劃建設一個自主、長期、穩定的灰渣處置工廠,努力打造全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