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
早在2018年4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到,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
應此號召,國家發改委于2018年4月、5月和7月先后發布了三份降電價文件,分階段推進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目標。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趙辰昕曾在2018年8月16日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分8項措施有序推進,已合計降費達821億元以上。按照此前預估的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10%,降價金額將超過800億元計算,2018年降電價目標已經基本完成。
2018年8月,國家發改委又印發特急文件《關于降低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針對目前8項降電價措施實施后,尚未達到降一般工商業電價10%的地區,再部署3項措施,而主要資金來源是電網公司收入。
在降電價的同時,2018年7月2日,國家發改委還印發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明確加大峰谷電價實施力度,運用價格信號引導電力削峰填谷,利用峰谷電價差、輔助服務補償等市場化機制,促進儲能發展。目前已有江蘇、廣東、山東、貴州、甘肅、四川等地先后轉發了該文件,表示將加大峰谷電價支持力度。
2018年在經過幾輪的電價調整后,截至10月15日全國各省市已經基本上完成了上述的降價10%的目標要求。據北極星儲能網統計,在全國調整一般工商業電價的31個省市中,共有18個省市發布了峰谷電價表。但在幾波降價之后,僅海南峰谷價差略有擴大,而其余各省市均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小(詳見表1)。目前,業內普遍認為0.6~0.7元/千瓦時的峰谷價差是用戶側儲能套利的一個門檻。
以下附最新全國工商業峰谷電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