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省人大代表一行和惠州市相關職能部門及大亞灣石化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省人大代表劉勇輝說,到“十三五”期末,單位GDP能耗不降反而增長64.4%,是不是有石化的部分產業產能沒有拉動起來?如果把石化中下游產業做大做強,是有可能降低單位GDP能耗的,這也反映了中下游精細化工產業的重要性。產業鏈的附加值增加了,單位GDP的能耗也就可以降下來。
省人大代表譚文娟、王月梅、吳炳菊等圍繞環保、安全管理等主題也提出了相關建議?;葜菔邪l改局、市安監局、市經信局、市海洋漁業局等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對有關問題作了解答,并和人大代表探討解決辦法。
分三步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根據產業規劃并結合實際,惠州市依照近期規劃目標(2019—2023年)、中期(2024—2028年)和遠期(2029—2033年)三個時間節點,擬定了以下發展目標:
(一)石化產業規模目標
近期規劃目標
石化產業規模達煉油2200萬噸/年、乙烯340萬噸/年、芳烴250萬噸/年,石化產值約2500億元,石化區綜合實力國內領先,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的框架已經形成。
中期規劃目標
2028年,石化產業規模達煉油3200萬噸/年、乙烯610萬噸/年、芳烴310萬噸/年,石化產值約5000億元,初步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遠期規劃目標
2033年,石化產業規模達煉油4200萬噸/年、乙烯760萬噸/年、芳烴310萬噸/年,石化產值約6000億元,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二)石化中下游產業發展目標
惠州將以中海石油二期項目為核心,結合園區目前富余的石化原料加長產業鏈延伸,使產品多次利用,深度加工,變廢為寶,增大附加值,使石化區基本形成上下游一體化、資源合理配置、多種系列產品并重的石化下游深加工產業集群,為高端化學品和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提供原料和中間體。
根據煉油、乙烯原料供應和市場需求,惠州將加快發展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為主的中下游產業,優先發展乙烯、丙烯、碳四產業鏈,壯大芳烴、PTA、PET產業鏈,突破碳五、碳九產業鏈,推進高端專用產品縱向延伸,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并加強關聯企業協作配套,促進副產品綜合高效循環利用。
預計到“十三五”期末,惠州石化下游深加工產業集群投資規模將達到250億元,達產項目將實現年均銷售收入750億元。